睡眠是大脑的功能,睡眠周期受大脑神经调节,失眠的表现是睡眠周期紊乱,其本质则是脑睡眠调节的失调,中医认为,心即是大脑,神即是大脑的功能。心神失调可以产生大脑神经功能障碍,而失眠则是心神失调最典型的表现之一。

虽然心神失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譬如失眠,外界环境因素、器质性疾病、心理社会因素等都可以引起失眠,但在同样的环境下,有人失眠,有人不失眠,而且大多数人不失眠,这说明导致失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机体睡眠调节机制的差别,表现为人的睡眠调节机能有差异,所以,治疗失眠,消除失眠的原因只是治标,而且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;恢复和提高人的睡眠调节机能不仅能主动预防失眠,而且也是治疗失眠的根本性措施。

一、心神失调的机理

心神失调假说有三个层次:

1、心神被扰:外界环境的变迁和干扰、重大生活事件的刺激、社会因素(上夜班、享受夜生活)等等,能干扰和损害睡眠及情绪的调节机能,导致心神不安。心神不安只是说明干扰和损害超过了心神的调节能力,尚不能说明人的调节机能失调或者是遭到破坏。心神被扰是心神失调的第一层次,是心神失调的开始,心神被扰表现在意识层面,一般人都能觉察得到,心神被扰的显著特点是“入睡困难”。由于表现在意识层面,所以失眠时常伴随烦躁、易怒,情绪沮丧,焦虑不安、耳鸣耳聋、胆怯恐怕等不适表现。所谓“神不安,难入眠”。心神被扰多属中医的实证。

2、心神失宁:当心神被扰后,大脑必然动员调节机制来应对来自外界和体内的不良刺激。随着干扰的延长或者损害的加大,大脑的调节机能可能发生紊乱。这种紊乱可能表现为调节机能的亢进,也可能表现为调节机能的抑制,这些都会导致心神失宁。同时,随着大脑调节过程中意识的学习功能,使得调节功能逐步自动化,使在意识层面的调节转化为潜意识的调节,这种调节是人不能意识到的。所以心神失宁时的显著特点是“多梦或恶梦”,由于意识不到,常常表现出神不守舍,精神恍惚,注意力不集中、健忘、心悸气短等。心神失宁是心神失调的第二个层次,是心神失调的继续和加重。所谓“神不安,恶梦惊。”心神失宁多属中医的虚证。

3、心神失养:在心神失宁后,心神仍然被扰,导致大脑运用大量脑力来抵抗和调节心神功能,实际上人长期处于一种应激状态,最终造成心神失养甚至心神衰竭。失眠病人心神失养的最显著特点是“易醒不适”,缺乏精神焕发的苏醒感,精神不振、反应迟钝、思考困难、整天昏昏欲睡,甚至出现不可控制的入睡,躯体乏困,容易疲劳,不思饮食、自汗盜汗。这是心神失调的第三个层次。

二、心神失调的治疗原则

养心安神:心神失养是心神失调的最深层。心神失调病人不论是否有心神失养,都应把养心安神贯彻在治疗的始终,其理论基础:①养心安神在于提高大脑调节的抵抗机能,最大限度地抵消环境和机体因素对心神的干扰和损害,防止心神失宁。②为大脑调节机能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基础,在心神失宁后阻止或延缓心神失养的进程,为机体恢复调节机能创造条件。③弥补心神失养后的所有缺失,修复心神失养所造成的损害。养心安神中药如当归、首乌、地黄、柏子仁、党参、玄参、丹参、麦冬、酸枣仁、浮小麦等。

镇静安神:寻找和消除心神被扰的原因,同时运用镇静的方法,缓解或消除心理紧张、焦虑、和抑郁情绪,通过镇静达到阻止减轻环境、机体因素对心神的干扰和损害。镇静安神中药如:珍珠母、知母、川芎、麦冬、桅子、龙骨、柴胡、郁金、

定志安神:是对失神失宁的治疗,其作用在于统摄神志,恢复心神调节的平衡。定志安神中药如朱砂、远志、茯苓、五味子等。

三、治疗方法

(一)中药三维安神。补血滋阴,养心安神。滋养阴血,定志安神。舒肝解郁,镇静安神。

(二)三维治疗。

1、  内服药物。中药为主,抗焦虑、抑郁西药为辅(可用多虑平做主药,多虑平药性比较平和,副作用小,比较有效和安全)。

2、  物理与心理治疗相整合。物理方法:近期用穴位刮治、指针疗法、失眠治疗仪进行物理治疗;心理治疗有解释疗法、放松疗法和行为疗法。

3、  自我护理及保健指导。失眠症病人的自我护理在失眠治疗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。对失眠患者要进行睡眠保健知识宣讲,让患者学习失眠保健操,长期坚持。

(三)3个月疗程。超过一年以上失眠的病人应该坚持3个月以上的治疗,否则难以取得巩固的疗效。

回母校(上传).jpg

附图:作者2017年回母校留影

(本文为马恩祥独立研究成果,愿意学习此疗法者可与其联系。)